愛地球.綠大地
顯示具有 廢棄油脂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廢棄油脂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2年4月13日 星期三

公視專題》露營場污水亂排沒人罰 身為露營者的我們可先做些什麼?

我上個月接到公視採訪邀請,要談露營區污水處理~記者梁駿樂先生的專題報導非常深入,不僅多方請教專家,並實地到營區瞭解現況,最後提出「綠色露營場」的概念!

該專題報導已於 2020/04/14 上線,並在六點半在公視新聞網 Facebook 粉專宣傳,詳細資料如下:

https://news.pts.org.tw/article/576326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335636328832/posts/10160286288483833/?d=n


我很認同他文末提出的呼籲,邀請大家一起關心這個議題,讓我們能在「享受」與「保護」大自然之間取得平衡,如果你關心這議題,你可以⋯⋯

Ⓞ分享這篇報導給身邊會去露營的朋友們

Ⓞ一起加入「源頭減量」行動,使用環境友善的清潔方法或清潔劑

Ⓞ跟露營場主提起可以建設化糞池等污水系統

Ⓞ主動暸解露營場合法化的情況,並在日後多支持合法露營場



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

為什麼『截油槽』不能『截油』?水管仍會卡油不通?

今年一月我接到某大學美食商場來信,詢問油脂截留器水管阻塞問題。其實這問題不只困擾美食街,舉凡有廚房的營業場所,例如;飯店、餐廳、百貨公司、小吃街、KTV等都會遇到水管卡油不通問題,這些餐廳老闆們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疑慮:明明廚房就有安裝油脂截留器,為什麼排水管還會卡油不通?

其實,油脂截留器有許多設置及操作上的細節需要特別留意,我特別將這些細節整理成六大自我檢查項目,只要按順序來檢視油脂截留器,就可以大幅降低水管卡油不通問題!

▲感謝綠大地小編Vica幫忙繪製油脂截留器示意圖。

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

水肥車排油污農田,酵素"轉污為肥"真神奇!

最近上網搜尋污水處理資料時,發現今年也有蠻多起水肥車偷排污染農田的新聞,其中這篇新聞讓我最覺不可思議--水肥車路邊肆意排放水肥 遭環保局當場活逮,因這這張照片實在拍的太清楚了,連人帶車都入鏡了,因這位水肥車駕駛並不是在入夜後才去偷排,而是在光天化日就大剌剌地將污染物直接排入農田,就好像這是"合法"的行為?

▲照片來源:台灣好 新聞報。環保警察隊在台66線線新屋北上快速道路8.1公里平面道路上,赫然發現有一輛載重15公噸的水肥車,正在將車上裝載約6公噸的糞便等排泄物,逕行傾倒在路旁的農地。

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

每年"30萬公噸"...廢棄油脂都丟到哪裡去了?

餐飲業廢棄物主要分為廚餘、廢食用油及廢棄油脂,餐飲業的廚餘及廢食用油目前由政府回收處理,分別製成有機堆肥或生質柴油;但因廢棄油脂為生物難分解物質,氧化後會變成硬塊,造成機械設備毀損故障,故不易進行堆肥處理,再加上廢棄油脂成份複雜,困難製成生質柴油,所以多年來主要採取「掩埋」或「焚化」處理。當廢棄油脂採焚化處理時,焚化廠一公噸處理費約為NT$5,000元,若採掩埋處理時,掩埋場一公噸處理費約為NT$2,500元。

然而,餐廳業者支付廢棄油脂清運業者一公噸處理費僅約NT$1,000元處理費,可想而知在成本可量下,這些廢棄油脂不可能以「掩埋」或「焚化」做為最終處理方案,所以經常發現這些廢棄物被棄置在山區田地或被排入上游河川,造成更大的污染事件。

為解決廢棄油脂的處置問題,三年多前我們與中興大學、台南改良場合作及經濟部技術處共同合作,利用「生物培菌技術」將廢棄油脂成功轉化為「有機質肥料」及「水污染處理劑,並發表於土壤污染之調查、整治及復育研討會,以下為當天精華投影片及演講錄影,與大家分享研究成果~~~ :)


研討會 土壤污染之調查、整治及復育研討會 (09/11/2009)
主講人 林大發 博士
題目 廢棄油脂資源化技術之開發—污染從源頭減量使土壤及河川自然淨化
主辦單位:行政院環境保護署、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、中華土壤肥料學會。
協辦單位: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、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、中華肥料協會、台灣土壤及地下水環境保護協會、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。


▲餐飲業廢棄油脂多儲存在油脂截留器或污水處理廠之除油槽中,不僅會損壞設備、阻塞不通、污染水質,更是蟑螂病媒滋生溫床,環境衛生的死角!